“兵无将而不动,蛇无头而不行”。一个优秀的将领,对于整支军队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。
一个没有将领的军队,就好像人没有了大脑,汽车没有了汽油,根本发动不起来。
除此之外,一个将领的优秀与否,也决定了这支军队战斗力的高低。
俗话说“兵怂怂一个,将熊熊一窝”,一个士兵畏惧了,对于整个战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,但如果一个将领畏惧了,那么整个军队都会变得“怂”起来,打败仗也是不可避免的了。
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将领,他们武功高强,智谋无双,带领军队打过一个又一个胜仗。
关羽水淹七军,重创曹魏;霍去病大败匈奴,为汉朝赢得了一个和平的边境。
这些将领的存在,就像一把尖刀一样,高高地伫立在他们所效力的朝廷之上,让外敌为之心颤,不敢有所异动。在唐朝,本来也有这么优秀的两位将领,他们名叫高仙芝,封常清。
他们就像两根定海神针一般,深深的扎根在唐朝的边疆,为抗击外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可惜由于皇帝听信奸人谗言,将其两人赐死。
他们二人的遭遇,不仅让朝廷丧失了两位优秀的将领,还深深的动摇了军心。这次“皇命”为平定安史之乱,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,让朝廷逐渐走起了下坡路。不然如果有他们二人在,唐朝能否灭亡还在模棱两可之间。
高仙芝少年便开始追随其父四处征战,由此便习得一身的好本领。年近二十余岁时便有了将军的封号。在之后的日子里曾先后追随过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、盖嘉运二人,只可惜均未得到重用。
有才能是很重要,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有伯乐赏识。直到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,才注意到了高仙芝超于常人的才干,自此便开始提拔重用他,之后他便一路高升。
优秀的人身边总是不缺少追随者。在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时有一次招收侍从,封常清见其颇有才干,便向其毛遂自荐。
岂料高仙芝也是个“颜控”啊,见其面相丑陋便不愿接受。最终还是封常清凭借坚持与才干,渐渐地成为了高仙芝座下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将。
开元盛世年间,唐朝的军力可谓是异常强大。在与周边外敌吐蕃的较量中,屡占上风,将其打的节节败退。在这种背景下,竟然有一小国“小勃律”有眼无珠,选择归顺了吐蕃。
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,占领了小勃律的吐蕃,进而威胁到了西北二十余国的安全。无奈之下他们全部选择了归顺吐蕃,中断了对于唐朝的岁贡。
这对于唐朝来说,可谓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啊。不仅失去了岁贡,还丢失了“面子啊”。泱泱大国岂可受此屈辱?唐朝为了挽回颜面,数次派兵讨伐小勃律。
只可惜由于其占据险要地势,易守难攻,再加上吐蕃也会进行援助。之前的三任节度使奉命讨伐都失败而归。
747年,高仙芝奉命再次讨伐小勃律。之前的几次失利让高仙芝吸取了足够的教训,这次出征前,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。在这次行军作战中,高仙芝不畏艰险,巧施妙计,最终大败吐蕃。
唐朝这次出征,不仅成功平定了小勃律国,让其重归唐朝的怀抱,而且还打出了唐朝军队的威名,让周围的七十二国都为之胆寒,纷纷向唐朝递交了降书。
正所谓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只有后勤有了保障,前线的军队才能无后顾之忧的作战。
高仙芝之所以能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,一直甘愿在阵后担任留后使得封常清功不可没。
唐朝的边境有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坐镇,可谓是有了两根定海神针。吐蕃在之后的两次交战中也接连败下阵来,至此唐朝在西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。
没有哪个国家甘愿一直臣服在其他国家之下。待觅得良机后,大食便派遣军队开始入侵西域,准备扩张他的领土。高仙芝得知此消息,主动派军深入大食国境阻拦。
两军交战了四五日,一直都没有分出胜负。可是谁料此时,在唐朝的军队中竟然出现了叛徒。葛逻禄部众突然反叛,在前后夹击之下,高仙芝大败而归。
兵败的高仙芝被解除了兵权。直到安禄山率军反叛,各地无可用之将,被其轻而易举便占据了大半江山。
惊慌的唐玄宗才又派出高仙芝、封常清二位大将去抵抗叛军。可是由于叛军势大,他们二人也并未能击败叛军。可是多年的作战经验,还是让他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。
高仙芝和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,遏制住了叛军的攻势。这本是一件有功之事,可是在奸佞小人边令诚的冤枉下,糊涂的唐玄宗竟然信以为真,下命令将二人斩首。
当时叛军力量十分强大,正面硬刚无疑是十分不明智的。退守潼关后不仅能加强潼关的防守,还能阻止叛军向首都长安进发,守护住了朝廷的命脉。
如此尽心尽力,劳苦功高的二人,最终的结局竟然不是赴死战场,反而是死在了战场之外的阴谋诡计之下,实在是让人为之惋惜。
“自作孽不可活”,虽然最终安史之乱被平息了。但是也增长了各地藩镇的势力,到了后期,朝廷已经无力管控各地的藩镇,最终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,曾经强大无比的唐朝也灭亡了。
如果唐玄宗不曾做出如此糊涂之事,斩首他们二人。有他们的坐镇,足以将叛军据守潼关之外。
哪怕之后一些藩镇有了异心,他们二人也有很大的可能将其一一镇压,唐朝的辉煌说不定还可以继续。
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,也有很多人听信小人谗言,而做出糊涂无比的决定,最终导致一败涂地。
俗话说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,别人嘴里说的话,不一定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。世上没有后悔药,等你看到了确凿的证据,思虑再三再下决定也不迟。
高仙芝唐朝叛军潼关唐玄宗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